不够!让我们囤积物品
华特•布鲁格曼(Walter Brueggemann)在他的《深刻的记忆,热切的盼望》(Deep Memory Exuberant Hope,中文暂译)一书中对此有更深入的看法。他认为我们的渴求与忆乏的信念有关,这又是由广告业所造成的。他写道,“我们从来不觉得自己拥有的已经足够;我们必须拥有更多更多,这种贪得无厌摧毁了我们。”“不管我们是自由派或保守派的基督徒,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生命的中心问题,就是神的丰富对我们的吸引力和我们对匮乏的信念造成冲突,我们被撕裂。”
有一个有趣的现象,虽然保守派的论点强调道德和个人敬虔,然而过度消费和不满足的罪很少被谴责。反之亦然,自由派所关心的社会正义很少延伸到过度消费的习惯,许多这种过度消费造成了对他人资源和希望的剥削。
布鲁格曼写到神供应吗哪给在旷野里行走的以色列子民:“在出埃及记十六章中记载了和这种粮食有关的三件事。首先,每个人得到足够的粮食。但是因为以色列人在埃及学会相信瞪乏,人们便开始囤积粮食。当他们努力堆积它,投资它,它就变酸和腐壊了,因为你不能储存神的慷慨。”
以备不时之需的储存不全然是不好的,即使布鲁格曼似乎也提议这样做。不好的是执着于积蓄并失去对神的信任。我们宁愿相信法老的囤积物品并护卫那种囤积,也不相信神会为我们的需要供应足够的吗哪吗?囤积物品和缺乏信任导致腐败和死亡。
大卫•富奇(David Fouche)称这种匮乏和囤积的文化为“毒药”。他以发生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作为这个毒化的证明。“最近的大萧条,已经如此戏剧化地使世界经济动荡不安,完全描绘出毒性文化的结果。这种生活型态的核心,就是全然贪婪,造成了危机。”囤积的不是会腐败的谷物,而是不义的钱财。法老和银行家两者皆展示了布鲁格曼死亡之说的贪婪囤积事实。如之前所述,这种毒化显现在我们不停地渴望新东西、永远不满足上,而广告业有技巧地操控我们,持续为这种毒化加温。
很不幸地,持续的不满足和渴求,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得到物质产品。根据莱迪的说法,渴求导致“对别人、对自己的工作、对这世界、对他所属教会或信仰传承的普遍不满。”这也是一个死亡的故事。
表达感恩
几乎每一位心灵作家都同意,匮乏世界中各种渴求的解毒剂就是感恩。在本书中我们有一整章谈到感恩,但是在我们贪得无厌和囤积物品的文化中,一个感恩的态度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。为了一种新的灵性而敞开心,意指把一个欲求的生命,转为一个感恩的生命。努力以更多物品代替神,来填补我们的欲求,就是偶像崇拜和事奉玛门。
心的温醇意指从法老的匮乏转向神的丰盛:放弃死亡的故事,选择生命的故事。它也意指从不满足和欲求过多的毒性文化转向感恩。做这些事必须是刻意的。卢云(Henri Nouwen)写道:“感恩犹如一种纪律,与有意识的选择有关。我们必须选择感恩。选择感恩意指不要把任何事视为理所当然。我们所拥有的最大礼物之一就是生命本身。
感谢生命
有关感恩,没有一个论点像莱迪在《热切的感恩》一书中所表达的更好了。她写到她自己的出生,一个几乎没赶上的渡轮班次,意味着她的父母可能不会相遇而孕育了她。这个意想不到的相遇让她充满感激。她写道,“热切的感恩始于当我们不再把生命视为理所当然,它起始于我们对万物被造和自己被创造感到大为惊奇。”
我自己的生命是一个奇迹,是一个感恩的理由。在童年时,我三次处于死亡边缘。两岁时,我因痉挛而发髙烧。根据医生的说法,只要再一次痉挛就会要我的命。七岁时,我在一次家族团聚时跌落湖里,差一点被淹死。一位比我年长的表亲看到我的一束头髪而找到我的位置,迅速把我从湖里拉出来,救了我一命。最后,十一岁时,我的盲肠破裂在我的肚子里形成一个脓肿,我虚弱的身体再次在生死之间摇摆。今天我仍然活着并活得相当好的事实,让我充满感恩之情。
不幸的是,在我们的文化中,怨恨的事例比感恩的事例多多了。这种怨恨可能只不过是一个应得权利没有被实践,并且不断企图以堆积物品来填补心灵的渴望。为了战胜这种理所当然的感受和这种怨恨,我们需要宣告我们所有的已经足够了。
已经足够了
当我在一家私立学校刚开始教书时只有微薄的薪水,我班上的一位年轻人来找我,要提供一个他认为我不能拒绝的工作。他是一位年纪较大的学生,已婚并努力寻找一些维持家计并负担学费的方法。他决定成为一家传销公司的业务代表。他提高音调地对我说,他知道我现在并没有赚很多钱,或许我可以有一些额外收入。他简述人们透过这家公司赚了多少钱,以及如果我培训那些在我组织底下的人,我如何赚到更多钱。我微薄的薪水可以变成双倍,他说到我有能力可以购买所有美好的事物,包括回到我曾宣教服事的拉丁美洲进行旅游。他这番髙谈阔论完全被设计用来引诱那些被毒性文化所感染的人,就是想要更多,不知适可而止。
因为曾在拉丁美洲生活,因为曾亲自体验在那里许多朋友所受的压迫和贫穷,我宣誓要过着俭朴的生活,即使没有持续做到。从我灵魂的某个深处,我对我的学生提出这样的回答,我对他说:“我认为我不需要更多钱,我已经是神的的仆人,服事神已经赐给我的资源,我不想被更多钱所引诱。”我的学生没有说什么就离开了。他准备好的讲稿,要引诱那些被毒性文化所感染的人,却无法让不想拥有更多的人有所响应。这太少见了。
我这样做是确定神的丰盛,而不是法老式的匮乏,虽然那时我并不知道是这样。我宣告我所有的已经足够了。在那年底,我收到一位学生的匿名便条。我从笔迹知道是谁给我的。他写着,“克莱默教授,继续你所做的,你对你学生的影响力,比你所了解的还大。”
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
我在毒性文化中的旅程曾是一个吵杂的旅程。我深深受到在拉丁美洲生活那段期间的影响,试着区分什么是神看重的真实声音,以及什么是从我的文化而来的。经过这个挣扎之后,我写了一本有关八福的书,以弱势族群的故事为耶稣所论八福的例子。八福第一个就说到贫穷,不管是路加所说的物质贫穷,或马太所说的灵里贫穷,它总是紫绕在我的心头,特别是我们身处在物质主义的文化中。
在我关于八福的故事里提到穷人,我说,“穷人了解他对神和邻舍的倚靠,活在感恩中,知道他不属于他自己。”这样对神的丰盛和恩宠的降服,帮助我们感恩,并且帮助我们从我们文化的毒化中得医治。“交出自己、自我降服、以及舍己,在任何文化中都不是容易的,当然在我们个人主义的文化中更困难。不过,我能越多学着放弃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并向神降服,我就能越多变得在灵里贫穷。”
即使面临法老式的匮乏,有一颗敞开的心就能辨认神的丰盛。这样一颗心会降服于神的丰富并学会为其感恩。这个心学会说“我们所有的已经足够了”,在贪得无厌和囤积物品的潮流中作中流砥柱。一颗寛广的心会选择生命和感恩的故事,而不是会朽坏的食物和不义钱财的死亡故事。
点评:愈来越多放弃自己的欲望=向神降服=灵里贫穷=一颗宽广的心
这个看起来很难理解,其实这关系于《最大的祝福》那一篇讲道。耶稣基督,他的十字架的死与复活,代表着看不见的祝福,体现的是看得见被咒诅,但我们最视为宝贵。因为那代表着神的爱的完全的倾倒,所以,在基督徒心目中,十字架是最宝贵的那块磐石。
假设我们的生命是一个空瓶子,我们是否会在内心装满太多自以为的事,就忘记十字架是临在我们中间最为宝贵的祝福呢?
怎么解决呢?就是把那些舍不得事,从瓶子里面拿出去,把这个宝贵的磐石装进来。所以,放弃自己的欲望,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腾空,用一个空瓶子(灵里贫穷)的状态迎接神的祝福。
惊喜随着而来,你将获得宽广的心,和不断滋生的感恩之心。你看待世界的眼光被更新了,可能你过去在意的那些事物,不会再引起你的注意,你所关心的恰恰变成了神所关心的事物。
过渡的消费会使我们的心被塞满,既没有感恩,也将宝贵的十字架从我们生活中挤压出去。回到简朴的生活,重拾灵性的生活传统,我们能做到吗?你有没有具体的计划呢?
Views: 103
Pingback引用通告: 宽广的心(第一期汇总) – 回家的路CountryLord